他们,或跟随父母进入城市辗转求学,或留在农村,与隔辈亲人一起生活。相对清苦的生活条件,独特的家庭成长模式,使他们缺乏监护与关爱,父母的农民工身份,让这群本该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孩子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农民工子女。
这里,有舞蹈室、美术室、电子阅览室、心理辅导室等各种活动阵地,有专为农民工子女配置的亲情陪护场所与设备,也有陪伴农民工子女学习、活动的老师与大学生志愿者,这里是农民工子女的乐园———集善之家。
在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安庆市两个团中央“集善之家”项目中的一个就落户于此。在“集善之家”的蓝天之下,农民工子女们在这里有欢笑、有朋友、有尊严,大手牵小手,告别边缘,让爱流淌……
“让我走近你”
今年11岁的罗朗9岁以前的生活是跟随外出打工的父母四处辗转,从天津到苏州、武汉,光是借读的小学罗朗就待过三所,2012年罗朗随母亲回到家乡安庆,他将在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完成他的小学学业。“以前让孩子跟着我们东奔西走,生活不稳定,他学习也不安心。现在我带着他回家来读书,就在家附近的学校,这里对农民工子女还有特别关爱。我们辛苦点,哪怕是少挣一点钱,只要孩子健健康康成长,比什么都强。”罗朗的母亲告诉记者。
6月27日,罗朗在老师的陪伴下来到学校内专为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设置的亲情陪护室,给远在成都的父亲拨去电话约定上网。15分钟后,坐在电脑前默默等候的罗朗就能看见QQ里父亲的头像闪动,此后的网上1小时就是罗朗与父亲的“相处时光”。“考试了吗?身体好吗?你妈还好吧?”网络那头的父亲寡言,听着孩子说期末成绩不错、一切都好,便不知再说什么。而小罗朗偷偷告诉记者,即便什么也不说,能看着父亲也觉得心安。
位于大观区西北区域的十里中心学校,安庆市两个“集善之家”项目中的一个就落户于此。所谓“集善之家”,是使用“关爱农民工子女———集善嘉年华北京2010”慈善晚宴筹集的善款,依托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城乡小学建设的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示范阵地。
据记者了解,“集善之家”配套提供2万元的硬件设施,包括图书、电脑、电子琴、电话等硬件设施,亲情陪护室就是为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量身设置的。“现在学校有农民工子女150余名,除了亲情陪护室,我们还设了心理辅导室、电子阅览室等,团中央的‘红领巾数字图书馆’项目也成功申报,就是为了走近他们,让像罗朗这样的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得到大家的关注与关爱,让他们在蓝天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大队辅导员汪婷说。
落户于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的“集善之家”为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量身设置,投入专项资金配套硬件设施,就是为了走近农民工子女和留守儿童,让他们得到关注与关爱,在蓝天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大手牵小手”
安师院团委与学校创立了“大手牵小手”关爱模式,建立起了志愿帮扶的长效机制。送文化、送关爱,每项活动都是想通过大学生们有限的活动给农民工子女们带来无限的快乐。
2014年暑假的日历已经翻开,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暑期关爱农民工子女夏令营即将开营。今年完成小学学业的六年级一班的方俊还记得去年夏令营的热闹与欢乐:“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但是去年暑假我和哥哥姐姐们在一起,不会孤单。”
2013年暑假,大观区团委与安庆师范学院团委设计了以“相伴中国梦·关爱伴成长”为主题的大学生关爱农民工子女夏令营活动。“去年我们有28名农民工子女参加为期近半月的夏令营,才艺比拼、经典咏读、水上竞技、情系国防等活动设计,充分考虑农民工子女教育现状和需求,给他们送文化、送关爱,想通过大学生们有限的活动给农民工子女们带来无限的快乐。”大观区团区委书记朱显璋说。
大观区十里中心学校校长徐诗鹏向记者介绍,安师院团委与学校建立了“大手牵小手”关爱模式,建立起了志愿帮扶的长效机制。每周三中午及周四下午,20多名志愿者就会轮流到学校带领留守孩子开展课外活动。去年10月,十里中心学校将周四下午开辟为“校本艺术课程”,由来自安师院外语、音乐、美术系的大学生志愿者为开设兴趣课程,而这一举措最开始并未得到在校老师们的支持,直到老师们看到志愿者长效帮扶给农民工子女们带来的变化与改变。
四年级的潘娟父母都远在外地打工,缺乏关爱与家庭教育的她成绩上不去,没有自信,也变得越来越孤独。然而在志愿者开设的舞蹈课上,潘娟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艺术感知力,却让大家眼前一亮。在今年的“六一”汇演上,潘娟参加了班级选报的三个节目,成了大家眼中的“小艺术家”。“从那以后,她笑的多了,这次期末成绩也有所提高。”潘娟的老师说,“这群孩子确实需要更多更细致的贴心关爱。大手牵住小手,才能走的更长久。”
“蝴蝶效应”
“集善之家”的出发点是关爱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而它所产生的影响与效果却不仅仅是让这些学生得到关爱。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队伍中,让“集善之家”成为聚善之地,掀起更大的“蝴蝶效应”。
走进安静的十里中心学校,围墙内侧及教学楼走廊上的墙体彩绘无言地展示着孩子们的活力。大队辅导员汪婷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假期里,农民工子女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一同绘制的。
刘亚就是一名来自安师院美术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一年多的志愿帮扶让他改变了对农民工子女的认知。“这群贴着‘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标签的孩子们并非是想象的那样消沉、落后,相反,他们很积极,很热情。拿画画来说,传统礼仪、现代人物、安全提醒,这些孩子们想法很多,创造力也无穷。”
十里中心学校校长徐诗鹏表示,集善之家的出发点是关爱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而它所产生的影响与效果却不仅仅是让学校里150余名这样的学生得到关爱。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所有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品德都有了改观,精气神一下子就提起来了。干净整洁的校园环境、广播体操的挺拔向上、学习成绩的稳步提升、课余活动里的积极踊跃,显露着农民工子女及其他学生的少年活力。
走到教学楼三楼走廊,墙体上一幅正在奔跑的学生的画作就是一位身患重病的孩子的作品,长期治疗的排异反应让他深受痛苦,渐渐地成了独来独往的一个人。了解到情况后,具有心理咨询专业证书的老师对他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心理疏导,同时让他参与到“集善之家”的大家庭里,和农民工子女们一起唱歌、作画,重新“奔跑”。
徐诗鹏校长告诉记者,学校下属的两所村级小学———长江小学和五里小学也有很多农民工和渔民的子女,学校也努力按照“集善之家”的标准进行设施配置。通过保障活动场所和设施,来拓宽“集善之家”的“宽度”与“长度”。长江小学一年级去年只招收到3个学生,都是尚未上岸的渔民子弟,学校依旧照常开班,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有学上。“也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志愿队伍中,让‘集善之家’成为聚善之地,掀起更大的‘蝴蝶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