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观区海口镇,有一座名叫“培文”的美丽村庄,它和“保婴”相连,四面环水。听当地人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曾被称为“官洲”。村对岸是一所初级中学,“官洲”的孩子都是过西江来这里上学的。为了让村里的几百名学生平安回家,学校一群老师主动组织起来,轮流赶到离校5里多地的渡口护送学生,风雨无阻,一送就是14年……
人影、船影,与飘扬的红旗一起,倒映在清清的西江水面上。水瘦山寒的季节,西江上平添了一份瑰丽。开学前,西江两个渡口撤并成了一处。而不远处,一座横跨西江的道路工程也已竣工,巨网初中教师护送学生过渡的使命也将完成。但西江的水,可以见证老师们驻守的足迹。近日,安庆晚报记者来到巨网初中,走近这群西江送渡14年的老师们。
图为老师在西江护送学生上船
一叠厚厚《渡口护送安排表》
记载着14年送渡之情
有400余名学生的巨网初中,相比以前,规模小了很多。安静的校园,少了一丝闹腾,却多了一份担待。校长吴大兵虽然来到学校任职时间不长,但对于西江送渡的老师却一直心怀尊敬。
西江送渡,源于一次教育资源调整。2000年9月,培文初中并入巨网初中,这也就意味着培文村和保婴村的几百名学生需要过西江到学校上学。家长的不舍、学生的安全……让很多老师非常担忧。考虑到放学时,是学生们集中过渡的时间,加上学校离渡口距离较远,为了杜绝渡船的拥挤、超员现象,消除学生们途中的安全隐患,老师们主动组织起来,轮流到渡口护送学生回家,风雨无阻。
学校的办公室有一叠厚厚的《渡口护送安排表》,记载着14年来的送渡之情。安排表的说明及职责一栏中写道:送渡专职督导为校长,老师值日时要迅速到位,维持指定周次渡口上、下船秩序,谨防学生蜂拥上船,制止超载,确保学生安全上船……。
记者看到,最后一份安排表的时间是2014年上半年。校团委李书记告诉记者,每到新学期开学前,学校领导总提前将渡口护送的老师值班表安排好,虽然是住宿制学校,但开学的前两个月,学生们还是会每天回家,学校每天都会安排3名老师前往两个渡口送渡。每到周五下午放学,老师们会放下所有的事情,站在渡口送学生回家。
14年来,从校长到普通教师,从老教师到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无论风雨阴晴,他们都到西江上轮流护送学生,这已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
渡口驻守这些年
一批又一批学生被送往对岸
2000年,培文初中拆并到巨网初中后,在校学生有近千人,其中住在江对岸培文村和保婴村的学生就有近200人,安全压力非常大。今年48岁的孙结毛老师在巨网初中任教已有26个年头了,这些年的送渡路,孙老师记忆犹新。
西江一共有两个渡口,分别是何墩渡口和西江渡口,何墩渡口离学校比较近,而西江渡口离学校有近5里。放学后,学生们步行走到渡口处,老师手拿学生名单,核定每船载人数量,组织所有上船学生列队站好后,有序分批上船,并提醒学生过渡时一定要遵守纪律。“将所有学生渡过西江大约需要1个半小时。何墩渡口需要摆渡两次,西江渡口需要摆渡三次。在巨网初中,对老师而言,送渡是一件头等大事,无论手头上有多重要的事都必须放下。14年来,学校所有老师都是按照这个标准去做的。”孙老师说。
14年来,无论是新学期的开始,还是周末的黄昏,当学生们离开校园,急匆匆涌向渡口时,老师们总是放下手中的书本,擦擦额上的汗水,拍拍身上的粉笔灰,来不及喝口水润润喉咙,火急火燎地骑上车,早早地守候在渡口边。“同学们,慢点儿,慢一点!大家不要抢,等船停稳再上。”“坐好了,别乱动。”
刘文刀老师是巨网初中的一名英语老师。他告诉记者:“确保往返西江的学生安全,是巨网初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西江两个渡口虽然也配备着‘安全员’,但学校还是长年坚持由老师护送学生过渡。老师们从来没有怨言,时刻担心着学生们的安全。看着学生安全到达对岸,我们的心才会踏实。”
下雪天,江码头结了冰,为了防滑,送渡的老师找来稻草、棕绳,绑在学生的鞋底;雨天,老师穿着雨衣或打着伞护送学生过渡;有时候,即使生病了,老师也带病坚持送渡,当所有学生平安过渡后,老师则微笑着向学生们挥手道别……
道路工程竣工
老师送渡使命圆满完成
说起学校老师义务护送学生过渡一事,校长吴大兵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老师们在偏远的农村教书,本来条件就很艰苦,他们为学生付出了很多。乡村学校撤并以来,老师们已经护送学生14年了。在这14年的时间里,老师们没有什么额外的报酬,都是义务护送。
“近年来,附近乡村有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到了外地去上学,学生数量越来越少。但不管有几名学生,我们一如既往地护送,确保学生们的安全。我想,这是我们老师的责任,更是一种坚持。”吴大兵说。
教育的真谛是爱和责任。责任不仅仅在课堂上的谆谆教诲中,在台灯下默默批阅中,也是在放学后赶到江边的匆匆步履中,更在上船时的细细叮咛中。不久前,一座横跨西江的道路工程竣工,何墩渡口也被拆除,老师们护送学生过渡的使命也将完成。但这里的人们不会忘记,巨网初中的老师们10多年如一日风雨护渡保学生平安的动人情景。无论风雨交加,还是烈日当头,老师们护渡的工作从未间断。因为有着完善的安全防范措施,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学校对学生倾注了无限的关爱,也赢得了学生对老师们的特别尊重。
今年47岁的副校长周世祥是最后一次护送学生们过渡的老师,说起那天的场景,周校长印象深刻。他说:“送渡虽不是老师们的份内工作,可学生们的父母大多在外地打工,牵着手一个个送上船,学生平安到达对岸,我们才觉得一身轻松。这些年都已习惯了,最后一次送渡是上学期放假的时候,学生比较少了,一共才有9名学生,全部在西江渡口上船,平安回家。”
校长吴大兵说:“今年新学期开始,我校老师护送学生们过渡的使命也圆满完成,道路的通行让学生们可以坐车回家,但由于学校路口的交通比较复杂,我们还是会安排老师护送学生们到路口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