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宿松县以党建带团建为引擎,不断深化共青团改革领导机制,充分汇聚党团组织资源和力量,推动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聚焦政治功能,深化提升组织力,筑牢稳固基础
一是传思想。广泛开展“青年大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微宣讲”“举旗帜 送理论”专题宣讲、“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等主题活动,用“青言青语”“讲故事”“讲理论”,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入青年心灵深处,激发广大青少年的爱党爱国之情,筑牢青少年理想信念根基。
二是延覆盖。联合县委组织部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县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在全县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全面推进“组建群团组织,扩大党的工作覆盖”实施方案》,紧盯应建尽建目标,对于不符合建团条件的,以乡镇为单位成立非公联合团支部,并派驻团建指导员,目前全县共计非公团组织113家。推动新兴青年群体领域团建工作,成立宿松县邮政快递行业团工委。探索驻外团组织建设,依托驻外党组织,成立共青团宿松县委驻苏南流动工作委员会,凝聚在外宿松青年。
三是抓示范。积极开展县级“十大杰出(优秀)青年”“最美青工”、青年文明号、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等“青”字号评选活动,选树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各界优秀青年,激励广大青少年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建功立业,促进更多优秀青年脱颖而出。在全县22个乡镇团委以围绕完成好一批党政中心任务、打造好一个特色团的工作品牌、凝聚好一批团员青年、形成一批特色工作经验等“四个一”内容开展“一乡(镇)一品”创建活动,使基层团的队伍逐步壮大、本领显著增强、品牌明显提示。
聚焦服务主体,抓好团干部队伍建设,开创崭新局面
一是抓班子。在党委组织部门的支持下,进一步规范履行团干部协管职能,已建立起基层团干部的任免管理以同级党委为主,同步征求团县委意见的协商机制,从严从实精准选拔各级团组织负责人。按照“拓宽来源渠道、专兼挂相结合、实施分类管理、保持适当稳定”的思路,打造了一支专职、挂职、兼职干部相结合的县级专职团干部队伍。制定《宿松县团(队)组织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宿松县新任团(队)干部任职谈话制度》,定期召开基层新任团(队)干部集体任职座谈会,并邀请各有关单位分管领导参加,今年已对新调整的13名乡镇团委负责人开展任职谈话,增强其履职能力和责任意识。
二是抓素质。推动将团干培训纳入全县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及团县委联合举办全县“青马工程”基层团干部培训班。制定宿松县《2020-2023年全县团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分层分领域抓好中学(中职)、村(社区)团干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团干部及少先队辅导员培训,不断提升团干部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三是抓服务。县委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工作,批准成立团县委直属事业单位--宿松县青年发展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数3名。加强“青年之家”、青年志愿者、青年创业、希望工程四大平台的建设及作用发挥,结合“我为青年办实事”,推动团代表“一专一站两联”建设,通过“线下+线上”缩短沟通距离,延伸工作手臂,打通联系服务青年“最后一公里”。2021年,积极争取各界爱心助学资金85.1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38名。举办篮球、绘画、书法、舞蹈、跆拳道等公益培训班7期,受益160余名青少年。
聚焦作用发挥,从严发展管理团员,培育先锋队伍
一是严明入口关。县委组织部、团县委联合下发《宿松县团员发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严格按照团章规定的标准发展团员,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进一步优化按计划发展团员制度,进一步提高初中阶段团员发展质量,严格控制中学阶段团学比,截至目前,全县初、高中阶段毕业班团学比分别为16.46%、51.96%。实施积分入团、推优入团及评议入团制度,统筹制定年度全县团员发展规划,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好经常性发展团员工作,把思政课考评优良、8学时团课学习合格、年度20小时志愿服务时长等作为入团必备条件。加大社会领域团员发展力度,全年共发展团员1409名,其中社会领域团员45名。
二是严明管理关。多部门联合下发《宿松县团组织关系转接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宿松县团费收缴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宿松县团员证及团员注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规范执行“三会两制一课”等基本团内制度,下发《关于认真做好2021年全县毕业班学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的通知》,加强“学社衔接”、入团志愿书和团员证等基础团务管理,持续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严肃团的纪律。联合县教育局下发中学团校建设工作方案,推动全县52中学团校建设全覆盖。落实推优入党要求,印发宿松县《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细则》,建立常态化推优入党工作机制。
三是严明作用关。将青年志愿者纳入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建设体系,全面推行团员注册为青年志愿者制度,在围绕疫苗接种、农村人居环境“六乱”整治、文明创建、人居环境整治、河湖林长制、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中发挥青年志愿者的生力军作用。努力履行团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职能,引导县青年创业协会、县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等青年社会组织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治理创新等中心工作中,汇聚社会合力,共促和谐发展。
聚焦组织保障,强化考核指挥棒,激发干劲活力。
一是提高经费促运转。根据县委下发的《共青团宿松县委改革方案》要求,支持各级团组织按照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根据共青团工作特点,健全稳定规范的财政支持共青团工作的经费保障制度。从2018年开始,安排共青团及青年工作经费时,以全县6至35岁青少年人口数为基数,县财政将按每人每年1元进行预算,并定期进行动态调整。
二是完善阵地激活力。加大对团属“青年之家”、团队标准化活动室等阵地建设支持力度,县财政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统筹基层阵地建设资源,推动与其他党群阵地共建、共享、共用,将团组织活动阵地建设纳入党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整体规划中,在今后新建、改建的党组织活动阵地、乡村学校少年宫、乡村复兴少年宫中,将同步规划建设团队活动室、“青年之家”等团青活动场所,力争在全县各乡镇、园区实现“青年之家”全覆盖,在全县所有学校实现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标准化活动室全覆盖。
三是严明考核定责任。将共青团工作纳入全县乡镇及县直机关争先创优目标绩效考核体系,并在党建工作考核中占一定分值。明确要求在每年的党(工)委书记履行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述职中,必须有团建工作内容。县委组织部联合团县委下发《全县基层团组织综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明确每个时间段团组织的中心工作,按月下发重点工作提示单,实行过程纪实考核,综合运用党政评价、团内考核、青年评议等方式对各基层团组织展年度综合述职评议考核,评议结果与评先树优挂钩。与县纪委监委及巡察办对接汇报,成功将党建带团建、队建工作纳入县级党委全覆盖巡察监督内容。(余海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