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庆市青年联合会
  • 安庆市学生联合会
  • 安庆市少年先锋队
  • 安庆市青年志愿者协会
  • 安庆市青年企业家协会

辗转三地 遍访“安庆之子”的革命事迹 参与编著第一本陈延年、陈乔年有关资料选编 追寻!九旬老人讲述背后的故事

作者:安庆共青团   时间:2021-07-13 16:55   点击:

“外出求学谋生,为受苦受难的大众革命战斗至惨烈牺牲,从我们安庆走出去的陈延年和陈乔年兄弟二人,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是真正的革命者,他们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说这话的人名叫万峰岩,曾在市文化馆、市图书馆等单位工作,现已91岁高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万峰岩等人曾前往陈氏兄弟战斗牺牲的地方寻找两人的革命事迹资料,2012年参与编著国内第一本陈延年、陈乔年有关资料选编。

7月10日,记者来到万峰岩老人的家,采访了解她多年来致力于搜寻整理“安庆之子”陈延年、陈乔年革命事迹背后的故事。

万峰岩(前左二)等人在上海收集陈延年、陈乔年资料时的合影。(图片采访对象提供)

辗转三地

追寻陈氏兄弟英勇革命事迹

头发花白,笑容慈祥,穿一身白底蓝花的套装,记者眼前的万峰岩老人虽已年过九旬,但身体硬朗、精神矍铄。

“你来问我陈延年、陈乔年的事,我感到惶恐,很有压力,自认为为此所做的工作还不够,只有这一本多年前参与编著的《兄弟碧血映红旗——陈延年陈乔年有关资料选编》供你参考。”老人首先打开了话匣子。

1980年,当时50岁的万峰岩是安庆市图书馆馆员,时任馆长名叫张君。

“对陈延年、陈乔年相关资料的收集,是馆长张君的主意。”万峰岩说,“当时陈延年、陈乔年两人的事迹资料很少,张君认为安庆作为二人的家乡,我们又是图书馆单位,应该收集整理他们的资料,以供读者或研究者查阅。”

追寻先烈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张君等人迅速发起成立安庆历史研究学会,以学会的名义开展陈延年、陈乔年有关资料的收集工作。

1980年4月下旬,张君带领万峰岩等四人前往广州、上海、北京三地,遍访陈延年、陈乔年的战友同事,收集两人的事迹资料。

一同前去的还有陈延年、陈乔年的胞弟陈松年以及原市政协委员李帆群。

万峰岩等人的资料收集之路并不顺利,“因为各种原因,资料的收集工作十分困难。我们最终找到的是和陈延年、陈乔年共事过的战友或同事。”万峰岩说。

一个老式照相机、一个简易录音机,在陈延年、陈乔年曾经挥洒汗水和热血战斗过的地方,万峰岩四人边看边听、边记边录,感慨万千。万峰岩年纪最小,承担了大部分的拍摄和记录工作。

“那时没有复印机,我们在一些博物馆看到了陈延年、陈乔年的文字资料,但又拿不走,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誊抄下来。”万峰岩说。

一个多月,辗转三地,从战友们动情的讲述中,从珍贵的文字资料中,四人深切感受到革命先烈陈延年、陈乔年“踏上征途义无反顾,血肉之躯护山河永固”的革命精神。

“随着收集工作的深入,陈延年、陈乔年伟大的革命形象在我们面前越来越清晰,可越是清晰,我们越是难过。难过于,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牺牲的那般惨烈悲壮;难过于,当时的家乡安庆还有很多人并不知道他们的事迹。”万峰岩说。

《兄弟碧血映红旗》封面。

《兄弟碧血映红旗》

汇集45篇事迹资料 100余幅珍贵照片

一个多月后,万峰岩四人带着珍贵的图片、文字等材料顺利返回安庆,这为后期研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史料。

无数遍的翻阅陈延年、陈乔年的事迹资料,二人身上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一次又一次地打动着万峰岩,更让她感到有责任、有义务为这两位从安庆走出的革命烈士再做点什么。

“两位英雄为革命付出了太多,我们这座生育、培育他们的城市,应该有一些记忆。”万峰岩打算为两位英烈编著一本资料汇编,但由于当时的经费有限,书籍的出版工作一直被搁置着。

直到2012年,万峰岩的愿望得到了市陈独秀墓园管理处的大力支持,管理处时任主任徐克平带领工作人员共同投入到了陈延年、陈乔年的资料整理和出版工作中,当时已82岁高龄的万峰岩也日夜为此奔波忙碌。

“当时万老找到我们,我们立即行动,大家都很积极,不到半年时间,陈延年、陈乔年资料选编就出版了。”徐克平说。

2012年9月,国内第一部陈延年、陈乔年有关资料选编《兄弟碧血映红旗》问世了,这部32万字的资料选编汇集了45篇关于陈延年、陈乔年的事迹资料和100余幅珍贵的照片,包括两人生前的文章、书信、报告,以及相关文献资料、亲人战友们的回忆录等等。

“可以说这是一部较为完整的反映陈氏兄弟革命思想和政治活动的资料选编,不但填补了当时国内有关陈延年、陈乔年相关资料汇编成册的空白,更为人们了解他们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徐克平告诉记者。(全媒体记者 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