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庆市青年联合会
  • 安庆市学生联合会
  • 安庆市少年先锋队
  • 安庆市青年志愿者协会
  • 安庆市青年企业家协会

为转移受灾群众献身 ——追记潜山县湖田村支委、优秀共产党员李江玲

作者:aqgqt   时间:2018-07-30 09:02   点击:

       湖田山水悲泣,湖田村民恸哭。他们的村支委李江玲因转移受灾群众不幸在八字河罹难。

  7月5日下午5时,在八字河畔,村民和李江玲生前同事们仍站在河岸边,呜咽流泪,不忍离去。12个小时之前,46岁的潜山县龙潭乡湖田村支委李江玲的遗体在这里被打捞起。

  7月17日,潜山县委追授李江玲“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我马上就到”

  “我马上就到。”这是李江玲生前留给群众的最后一句话。

  7月4日晚,潜山县龙潭乡遭遇暴雨,湖田村位于天柱山后山、皖水上游,山洪铺天盖地袭来,电力设施被损坏,村庄陷入黑暗。

  当晚10点23分,湖田村筏形组群众方新堂打通李江玲电话求助,说家中老人和其他4户群众被洪水困住。“赶快转移到地势高的地方,我马上就到!”李江玲在电话中说。

  10点36分,龙潭乡党委书记郑小结接到李江玲的电话。李江玲在电话里做了短暂的汇报并告知他将前往筏形组转移群众。

  10点37分,湖田村党支部副书记朱显齐接到李江玲的电话。他们相互通报情况,约定前往筏形组汇合。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筏形组的村民和同事们却没有等到李江玲。

  11点左右,大家拨打李江玲的手机,已显示关机。随后,大家开始沿八字河从上游开始寻找李江玲。

  雨那么大,夜那么黑,河水那么急,李江玲,你在哪里啊?

  “他走不了”

  7月5日下午,八字河的洪水已经退去,记者看到桥基被掏空,桥两端全部断裂。桥头横着几棵枯树防止人们走近塌陷处,枯树旁立着一个小小的雨棚,李江玲的遗体曾在这里短暂停留过。

  “一直到第二天早上5点钟左右,水退下去了,我们在这个桥下游50米处的淤泥里发现了李江玲的车,车四轮朝天,他就在车里。”龙潭乡副乡长王胡进哽咽着说,“我们二三十个人徒手挖,挖不出来,找来了吊车,把车挖出来了,李江玲坐在车上,还抱着方向盘。”

  没有人知道李江玲是怎样在雨夜赶路,是怎样经过八字河,是怎样坠入洪流。

  64岁的朱显齐呜咽着说不出话来,他和同事们仍无法接受李江玲已经离开的事实。

  在湖田村村委会,文书张变玲拉开档案柜,对记者介绍:“最厚的这本是全村500多人的户籍信息,每个人的身份证号、手机号,工作、地址都有,全是李江玲手抄的,他经常随身带着。这个薄的,是湖田村每个村民组的情况介绍,历史、人口、党员、经济发展等等,也是李江玲手写的。这个手填的一摞表,是湖田村的地名普查,湖田的山呀水呀学校呀,李江玲一个个跑一处一处问。”

  说着说着,张变玲掩面哭起来:“湖田的山呀水呀全都是李江玲,他走不了。”

  2008年,李江玲进入湖田村村委会,先后担任村主任、党支部书记,去年6月因为身体原因等辞去了书记的职务,成为村支委。十年来,他每天都是7点半第一个到村部,打扫卫生、烧开水,凡事都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先后获得村、乡、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支部书记的称号。

  修通第一条水泥路

  张变玲始终记得2008年4月18日那一天,李江玲在村民的请求下辞去在电信公司的工作,竞选村委会主任,他说:“我一定要给湖田修一条水泥路。”

  2009年,在李江玲的多方奔走下,终于筹资48万元修成了3.4公里的一条水泥路,这是湖田村第一条水泥路。

  “那时候我们到乡里去还要渡河,2010年,李江玲带我们挖山,修通了到乡镇的土路;2011年他又筹资硬化了道路。”张变玲说,十年来李江玲四处争取资金、项目,成功申报美丽乡村示范点,实现了9个村民组270户村民户户通水泥路。

  交通极度不便的锣鼓冲组是李江玲的心病,这个村民组只有十户人家。去年6月30日,普降暴雨,湖田村水势更急,锣鼓冲组70多岁的程度和老人被困在山上,其房屋已被山洪冲毁,十分危急,李江玲接到求救后,带着救援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援,连夜奋战十几个小时终于将老人转移到安全地带。

  随着道路的逐渐畅通,2011年,李江玲买了一辆小轿车,他的车就成了村委会甚至全村的免费公车,只要谁有急事,就一定会出现李江玲的小轿车。

  “只要给他打电话,他就一定会来帮忙。前年夏天,我跟他说我房子要倒,他就开车拉着材料帮我架梁,给我加固房子。”新屋组村民李光来说。

  而此时此刻,那辆载着他跑着项目、拉着村民办事的小轿车仍斜在断桥下。

  村里发展是第一位

  “只要是村里修路,李江玲都主动捐钱,200、500、1000元。”张变玲说,谁家有困难,李江玲都会伸出援手。2014年8月,村里有个低保户家的女儿不幸患白血病,李江玲不仅带头捐款,还起草倡议书,四处奔走,为她募集捐款9万多元。

  李江玲对群众十分慷慨,自己家却并不宽裕,家庭负担很重。“十年来他一直赡养患有脑梗、生活无法自理的岳父,十年如一日抚养丧父的侄女。”李江玲的堂兄李学习说,李江玲的爱人是本村的,务农。他们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刚刚出嫁,小女儿还在读高中。侄女在读大学,岳父今年5月份刚刚去世,家里很清贫,但他是村里有口皆碑的好女婿、好丈夫。

  “他一直说村里发展是第一位,家庭是第二位,宁愿苦着家里也要把村子发展好。”朱显齐说,也正是在他的这种无私带动下,村民们才会筹资修建了一条又一条路,村里才有了茶厂,林场才开始有了收入,旅游发展才有了像模像样的规划。湖田村的集体收入实现了从零到5万元,村庄从贫困村成为国家级美丽乡村。

  朱显齐指着村部大楼外,泪眼婆娑地对记者说:“如果没有他,我们就没有这个村部大楼,就没有那个篮球场,就没有那个广场,就没有你们来时走的路。他还有很多的想法等着实现,他还想让全村人的生活好上加好。”